上仙的个人空间

信息量5160

2017年网络十大食品谣言,你中招了吗?2018/1/2 9:27:30

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现在因为食品安全问题,人们对一些食品存在一些疑虑,网络上也有不少有关食品的谣言。今天是2018年第一天,回顾2017年,网络上关于食品的谣言不少,就此,重庆市食yao监局盘点梳理了去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。这些谣言究竟是什么?你在生活中是否也中招了?
谣言一:塑料大米
去年夏天,网络上流传着一段视频,画面中,工人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机器,经过溶解、拉丝、切割等工序,生产出一颗颗形状和米粒相似的白色固体。发布视频者称,这就是塑料大米的制作工艺。

网传的“塑料大米”,其实是塑料颗粒。图片来源于网络
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表示,如果消费者买到的大米是塑料做的,首先从口感上就可以轻易分辨。再者,经过如此工艺制作的大米,从成本上要比低廉的大米更昂贵,造假失去了利润空间,这样做就没有意义。
事实上,这并非是制造塑料大米,而是制作塑料颗粒一种工序。
谣言二:棉花肉松饼
去年夏天,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,有人将买回来的肉松饼用水浸泡,称,肉松是棉花做的。
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表示,肉松是一种肌肉纤维,主要成分是蛋白质;棉花是植物纤维,主要成分是纤维素。两者的口感差异大,造假几乎没可能——肉松松软,一吃就化,棉花看起去松软,却嚼不烂。通过点燃也可以轻易分辨两者,肉松点燃会有一股焦糊味,而棉花点燃却不会有焦糊味。
谣言三:大虾内有寄生虫
去年夏季,网上有段视频疯传,内容是一个大妈从大虾里挑出一根根白色的虫子。并在一旁解说:“大虾内有寄生虫,千万别吃!”

大虾带有寄生虫 ,其实是大虾的生殖腺。图片来源于网络
据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介绍,视频中的白色物体其实是雄虾的生殖腺,相当于蟹膏、鱼白,可食用。
谣言四:注胶杨梅
去年夏天,网络上出现了一段注胶杨梅视频,视频中,一名女子拿着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,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,她说道:“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摸都摸不动,是胶呢!”
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表示,杨梅没有外果皮的保护,不耐储藏,是很容易受伤和腐烂的水果。杨梅在常温下往往放一天就会变色,第二天就会变味。采收后,要尽量避免挤压和减少手工操作,并尽快在低温下贮藏,所以,如果给每个杨梅都注胶,不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,杨梅本身也经受不住如此操作。
谣言五:色素海带
去年7月,网络流传一则消息,称翠绿色海带是用色素染的,一烫就会变色。此消息一出,引发不少消费者恐慌。
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表示,海带含有叶绿素、藻黄素等天然色素,会呈现不同颜色。新鲜海带漂烫变色是正常现象,金属离子是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关键。
谣言六:甲醛香蕉
去年7月,网络上一则“香蕉浸泡不明液体”的视频广为流传。消费者纷纷担心,视频中的不明液体有毒,也有网友说液体是甲醛。消费者陷入香蕉泡甲醛保鲜的恐慌之中。
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表示,视频中的乳白色液体其实就是保鲜剂,国际公认低毒杀菌、降解速度快,经过主管部门登记允许在香蕉保鲜中使用,并且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推荐使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。
谣言七:面fen洗出胶
9月,网上流传一段视频,这则视频里,一个中年妇女拿着用面fen洗出的面筋,称这是胶,还告诫亲戚朋友不要再买面fen!
市食yao监局相关人士表示,面fen水洗后得到的粘稠物是面筋,主要成分是蛋白质。 面fen增筋的传统工艺是加鸡蛋、盐、碱,面fen添加魔芋fen也可增筋。
谣言八:黄瓜激素增肥
去年11月,一视频中男子在瓜地里,发现黄瓜上都挂着吊瓶,声称从老板那里得知吊瓶里面装的是激素,瓜农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给瓜注射激素。
市食yao相关人士表示,视频中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和地点,属于“三无视频”,植物是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到植物各处,给黄瓜打吊瓶,容易导致黄瓜腐烂变质。
谣言九:柑橘里吃出蛆虫
去年12月,一段关于“柑橘里吃出白色幼虫”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。视频中,一名自称来自山东的男子,从剥开的橘子中挑出了近十余条蠕动的白色虫子,该男子说:“看见没有,橘子里面有白虫子在动,这还能吃吗?”
市食yao相关人士表示 ,白色虫子为实蝇,是柑橘树上常见的一种病虫害。实蝇本身并不含有害物质,只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较强的危害,影响果树收成。
谣言十:柚子和yao物同吃致死
去年12月,《柚子这么吃很危险,甚至可能猝死!》《千万注意,有种柚子这么吃很危险,甚至可能猝死!》等文章在网上流传,这些文章称,吃完yao再吃柚子会很危险,甚至可能猝死。
市食yao相关人士表示,只有葡萄柚在与部分yao服时才会引起不良反应,西柚的食用量和yao食用量达到反应剂量才会引起相应的中毒反应。葡萄柚中的呋喃香豆素类物质主要局限于小肠与yao生相互作用,通常在口服yao况下会受其影响。
最后,该人士表示,网络上流传的食品安全谣言,常见的情况有“张冠李戴”“新瓶装旧酒”等情况,即把不同时间、地方及发生的事情进行组织,形成谣言,达到吸人眼球的效果,以谋取利益。市民遇到类似情况,不要慌乱与盲目转发,可到当地食yao门进行求证。


——END——
慢新闻-重庆晚报记者 文翰
网站地图 - 手机版 - 留言反馈
个人空间相关信息由系统索引库每60分钟定时更新同步,非实时数据显示